截至目前,湖北省總工會已連續7年開展荊楚工匠選樹活動,“荊楚工匠”已經成為湖北高技能人才的一張鮮亮名片。今年6月,省總工會在全省范圍組織開展荊楚工匠培育創建活動。航天三江工會按照省總工會統一部署要求,緊緊圍繞荊楚工匠培育創建目標任務,廣泛宣傳發動,積極推薦職工參與評選活動,紅陽公司丁永宏作為航天三江工藝專家組最年輕成員順利當選。
攻關“焊將”
丁永宏是一名85后,也是航天三江最年輕的“荊楚工匠”。他就像焊接領域的“特種兵”,和伙伴們一起用敢打敢拼的勤奮和勇于爭先的擔當,推動著紅陽公司特種連接專業不斷向前發展。
從“門外漢”到“圈里人”
2012年7月,丁永宏從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,彼時的他帶著滿腔熱情,來到紅陽公司特種制造部,準備大展身手。
車間安排他師從紅陽公司“旋壓第一人”——張軍師傅。“張軍師傅對我影響很大,非常幸運,我剛踏入職場就能碰到這么好的領路人。”那段時間,丁永宏快速成長,從學習怎樣核算鈑金零件的展開料,到了解旋壓技術原理,再到解決旋壓過程中的各種難題……他身上刻苦鉆研、踏實肯干的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,加上師傅的細致指導、嚴格要求,很快他便能獨當一面。
然而公司特種工藝不止鈑金,還有焊接、熱表處理、噴涂等多專業交替貫穿,丁永宏沒有滿足于只掌握鈑金知識,一有空就開始學習焊接、仿真等技術知識,大多數休息時間都貢獻給了車間,漸漸他從特種連接專業的“門外漢”變成了“圈里人”。
在一鋁合金殼體的研制攻關中,產品焊接變形帶來的質量問題成為“攔路虎”,產品即將批產,若變形問題不解決,將直接影響生產進度。
作為主管技術員,丁永宏壓力巨大,為了盡快解決問題,他持續現場跟產、反復查閱質量記錄,研究分析產品變形規律,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,他找到了問題癥結,對焊接裝夾結構進行了優化,不僅有效控制住變形,提高零件焊接裝配精度,而且新的結構更便于拆卸,極大提升生產效率。
科研一線的“攻關達人”
型號產品的更新換代是技術創新的終極目標,技術創新是推動型號產品發展的不竭動力。公司高質量發展需要研發的產品越來越多,新技術應用也越來越多。
在一產品研制過程中,針對輕量化骨架、密集焊縫變形大、后續余量加工難度大等問題,丁永宏利用仿真手段分析變形趨勢,通過工藝優化設計等措施,實現系列產品無余量焊接,單件產品節余加工費近千元,該項目2023年共節約加工費100余萬元。
技術創新理論在實際應用中是通過一個又一個的現場攻關,才達到與產品功能的完美融合。航天產品對質量和性能的高要求近乎苛刻,丁永宏也在一次次的攻關中穩健成長起來,逐漸成為大家眼中的“攻關達人”。
在一鋁合金殼體研制中,他通過優化殼體焊接裝夾結構,采用由內向外、相鄰焊縫錯位焊接抵消變形的方法,掌握多條環縫殼體一次焊接成形及焊接變形控制技術,目前已應用于其它同類型殼體焊接。
立志做行業的“領跑者”
隨著時光的沉淀、工作經驗的積累,經歷各種挑戰磨煉后的丁永宏變得更加專業、沉穩,大家口中的“小丁”漸漸變成了“丁師傅”。
而“小丁”也有了更“宏”大的目標,“在我的成長中,要特別感謝一個人,王維新主任,他是我學習的榜樣。他不僅自己在推動著公司特種連接技術的發展,而且對我們整個技術團隊的成長、技術的傳承起著關鍵的引領作用,是他手把手教會了我很多技術,也讓我明白做技術就要腳踏實地,一步步向著頂峰攀登,做專業領域的領跑者。”
2019年,公司一箱體項目開始研制,時間緊、任務重、難度大,產品結構在特定條件下焊縫裂紋風險極大,同時產品內部空間激光焊實施難度大,大厚度大規范下焊接變形控制更是艱難。行業內沒有解決措施,沒有可參考的案例,丁永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,但他還是勇敢地承擔起任務。在全面梳理產品的加工流程后,他從每一個細節上下功夫,在裝配、焊接、后處理中一點點優化,尋找最優解。
在方案策劃時,丁永宏提出需優化控制措施,提高裝配精度,為焊接實施提供有利條件;在箱體焊接過程中,他全程現場跟蹤,確認零件加工狀態,檢查裝配準確性,確定焊接次序及工藝規范,終于不負眾望,他和團隊一起啃下了這塊“硬骨頭”。
在后續的系列箱體產品研制中,項目組通過采用大功率激光焊加手持激光填絲焊的方法,解決了焊接裂紋、變形控制、焊縫密封性等難題,產品精度達到0.3mm以內,形成較為成熟的焊接方案。
當第一件產品完成生產,質量完全符合要求時,丁永宏心里的石頭總算落地了,在短暫的歡欣之后,他又開始著手接下來的工作。他將首套產品研制中的措施、經驗認真總結、提煉,并固化到工藝文件中,為后續箱體規模化生產奠定堅實基礎。
“蝶變”之路必然經歷“化蛹”的磨礪,成長的路上每一步都算數。一次次技術的創新、升級,一次次攻關的磨煉、積累,讓丁永宏一步步的成長,向著做行業發展領跑者的目標不斷邁進。(文/朱婷婷 湯湘 任曉芳 王康 圖/楊雪)
一起回顧前8位獲獎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