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天精神今日談:
1毫秒偏差,旁人看來無關緊要,在航天人眼中,就是必須捉住的“顯眼包”。陳際瑋的成長啟示航天青年,如何將“嚴慎細實”內化于日常呼吸,如何將平常算力升級為“最強大腦”,如何將及格線提升至100分,并且實現:工作變得“好酷炫”!事業變得“好哇塞”!
“設計飛行器控制系統,就是為大國重器設計‘最強大腦’”, 航天三江17所高級工程師陳際瑋,這樣描述他的工作。1989年出生的他,22歲碩士畢業就加入航天,一直從事科研工作。10多年來,他先后參與多項國家重點項目研制,并榮獲第26屆“中國青年五四獎章”。
為了提升“最強大腦”的感知和識別能力,讓飛行器更快、更穩、更準,飛出“完美弧線”,陳際瑋和團隊成員一直堅持對質量標準近乎苛刻的要求:“航天科研的及格線必須是100分,不要想著有什么99分,不然就是任務失利,甚至人命關天?!?/span>
工作中的陳際瑋
在一次仿真試驗中,由于電腦數據處理和真實設備數據截斷的精度不一致,導致上百次試驗中有一次試驗結果存在1毫秒的偏差。這個偏差極小,小到相當于一百只信鴿同時從北京飛往南京的過程中,只有一只信鴿多扇動了一下翅膀。這并不影響最終試驗結果,且之前也沒有行業標準指導該如何處理。
但陳際瑋不這么看。“哪怕是百萬分之一的概率,也必須解決和避免。” 為了這1毫秒,陳際瑋帶領團隊整整論證了3天。在詳細對比分析試驗數據后,通過修改電腦模擬方法,最終完美消除了數據偏差。同時,還實現了產品性能的大幅提升!
“先建立信念,慢慢變成習慣,變成認為自己該做的事,變成必然會去執行的事?!笔嗄陙?,這位年輕的“老將”將“嚴慎細實”的航天標準內化成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,也讓自身練就了“最強大腦”,帶領團隊極大提升了航天飛行器相關性能,先后數十次圓滿完成重大試驗任務。(海報/張藝馨 文/崔冬娜 年璐臻)